施肥是不是越多越好
发布者:台安县旭日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于:2019-05-15 浏览量: 3719人阅读
施肥是不是越多越好
在土壤缺肥的情况下,根据作物的需要进行施肥,作物的产量会相应增加。但施肥量的增加与产量的增加并不是正相关关系。当施肥量很低的时候,单位肥料的增产量很大,随着施肥量的增加,单位肥料的增产量呈递减趋势,当施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,再多施肥料产量也不会增加。这就是“报酬递减律”。因此,施肥的增产潜力并不是无限的,施肥要有限度,超过了这个限度,就是过量施肥,必然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。科学施肥不是肥料施得越多越好,通俗地说,就是要做到“吃饱不浪费”。
常见不合理施肥5大现象
据专家介绍,常见的不合理施肥现象有:
(1)施肥浅。肥料易挥发、流失或难以到达作物根部,不利于作物吸收,造成肥料利用率低。肥料应施于种子或植株侧下方16―26厘米处。
(2)双氯肥。用氯化铵和氯化钾生产的复合肥称为双氯肥,含氯约30%,易烧苗,要及时浇水。盐碱地和对氯敏感的作物不能施用含氯肥料。对叶(茎)菜过多施用氯化钾等,不但造成蔬菜不鲜嫩、纤维多,而且使蔬菜味道变苦,口感差,效益低。尿基复合肥含氮高,缩二脲含氮也略高,易烧苗,要注意浇水和施肥深度。
(3)农作物施用化肥不当。可能造成肥害,发生烧苗、植株萎蔫等现象。施氮肥过量,土壤中有大量的氨或铵离子,一方面氨挥发,遇空气中的雾滴形成碱性小水珠,灼伤作物,在叶片上产生焦枯斑点;另一方面,铵离子在旱土上易硝化,在亚硝化******作用下转化为亚******,气化产生二氧化氮气体会毒害作物,在作物叶片上出现不规则水渍状斑块,叶脉间逐渐变白。
(4)过多地使用某种营养元素。不仅会对作物产生毒害,还会妨碍作物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,引起缺毒症。例如,施氮过量会引起缺钙;硝态氮过多会引起缺钼失绿;钾过多会降低钙、镁、硼的有效性;磷过多会降低钙、锌、硼的有效性。
(5)鲜人粪尿直接施用于蔬菜。新鲜的人粪尿中含有大量病菌、毒素和寄生虫卵,如果未经腐熟而直接施用,会污染蔬菜,易传染疾病,需经高温堆沤发酵或无害化处理后才能施用。
花生的需肥特点及施用方法
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,花生富含脂肪和蛋白质,既可食用,又可饲用;既是重要的工业原料,又是大宗出口商品。用途广泛,在国民经济中有较高地位。当前,我国花生平均产量在3000kg/平方千米左右徘徊,其增产潜力较大。而掌握其科学合理施肥,将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。根据花生需肥的特点进行科学施肥,能充分满足花生对养分的需求,******限度地发挥肥料效应,可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。
一、花生需肥的特点:
1、氮素营养:氮素主要是参与复杂的蛋白质、叶绿素、磷脂等含氮物质的合成,促进枝多叶茂、多开花,多结果,以及荚果饱满。若氮素缺乏,花生叶色淡黄或白色,茎色发红,根瘤减少,植株生长不良,产量降低。但氮素过多,又会出现徒长倒伏现象,也会降低花生的产量及其品质。
2、磷素营养:磷素主要参与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,促使种子萌发生长,促进根和根瘤的生长发育,同时能增强花生的幼苗耐低温和抗旱能力,以及促进开花受精和荚果的饱满。缺磷就会造成氮素代谢失调,植株生长缓慢,根系、根瘤发育不良,叶片呈红褐色,晚熟且不饱满,出米率低。
3、钾素营养:钾素参与有机体各神生理代谢,提高光合作用强度,加速光合产物向各器运转,并能抑制茎叶的徒长,延长叶片寿命,增强植株的抗病耐旱能力,同时也能促进花生与根瘤的共生关系。缺钾会使花生体内代谢机能失调,呈暗绿色,边缘干枯,妨碍光合作用的进行,影响有机物的积累和运转。
4、钙素营养:钙素能促进花生根系和根瘤的发育,促进荚果的形成和饱满,减少空壳,提高饱果率。同时钙素能调节土壤酸度,改善花生的营养环境,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。缺钙则植株生长缓慢,空壳率高,产量低。
此外,花生对各种微量元素虽然需要量不大,但也很重要。钼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,并在根瘤菌固氮过程中起催化剂作用,是根瘤菌发育不可缺少的元素,缺钼则根瘤菌失去固氮能力。铁能参与作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。并参与叶绿体蛋白质的合成,花生缺铁叶绿素不能形成,新生叶片成白色,茎叶生长都受到抑制。锰对氧化作用有影响,能促进茎叶健壮,增加植株的抗寒力。硼能促进对钙素的吸收,并对输导系统和受精结果有重要作用,缺硼可使输导作用失调,同化作用、根系发育、根瘤形成也会受到影响。硫也是参与蛋白质合成的元素之一,缺硫则叶片色泽暗淡,甚至变白,影响蛋白质的合成。
二、花生的施肥技术
根据花生需肥特点。合理选用各种肥料配合施用,可提高花生产量和改善品质。花生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,无机肥料为辅。有机肥养分全,能增加土壤团粒结构,改善土壤理化性质,并有益于根瘤菌活动,增加氮素来源。有机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可减少无机肥料的流失和固定。在施肥时期上应以基肥为主,适当追肥。在施足基肥的情况下,应根据花生生长情况,用******肥料适时适量追施。
1、施足基肥:基肥包括底肥和种肥。在播种前结合耕地施入的肥料叫底肥,播种开沟或开穴集中施用的肥料为种肥。底肥和种肥是苗壮、花旺、果多、果饱的基础。花生基肥占总肥料的80%以上,应以有机肥料为主配合施氮、磷等肥料。具体施法随施肥各类和数量而异。一般应分散与集中相结合,大部分在播前整地作底肥撒施。留少部分结合播种集中沟施或穴施。为了提高磷肥肥效,可在施肥前将磷肥与有机肥堆沤15—20天。花生播种时,用根瘤菌剂拌种可增加有效根瘤菌。此外,用0.2—0.3%钼酸铵或0.01—0.1%硼酸水溶液拌种或浸种,可补充花生所需的微量元素。
2、适时追肥:根据花生生长情况应适时追肥,苗期追肥应在始花前进行,一般追施尿素80—100kg/平方千米,过磷酸钙150—200kg/平方千米,开沟条施。开花后可施石膏粉300—400kg/平方千米,过磷酸钙150—200kg/平方千米,增加结果期的磷钙营养。在花生结荚饱果期脱肥又不能进行追肥的情况下,可用0.2%磷酸二氢钾和2%的尿素进行叶面喷施1—2次,可以起到保根、保叶的作用,提高结实率和饱果率。
为什么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
这要从作物、土壤、肥料三者的关系谈起。农作物生长的根基在土壤,植物养分60%~70%是从土壤中吸收的。土壤养分种类很多,主要分三类:******类是土壤里相对含量较少,农作物吸收利用较多的氮、磷、钾,叫做大量元素。第二类是土壤含量相对较多可是农作物需要却较少,像硅、硫、铁、钙、镁等,叫做中量元素。第三类是土壤里含量很少、农作物需要的也很少,主要是铜、硼、锰、锌、钼等,叫做微量元素。土壤中包含的这些营养元素,都是农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。当土壤营养供应不足时,就要靠施肥来补充,以达到供肥和农作物需肥的平衡。
测土配方施肥有哪些内容?
测土是在对土壤做出诊断,分析作物需肥规律,掌握土壤供肥和肥料释放相关条件变化特点的基础上,确定施用肥料的种类,配比肥用量,按方配肥。
从广义上讲,施肥应当包括农肥和化肥配合施用。在这里可以打一个比喻:补充土壤养分、施用农肥比为“食补”,施用化肥比为“药补”。人们常说“食补好于药补”,因为农家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,可以增加土壤团粒结构,改善土壤水、肥、气热状况,不仅能补充土壤中含量不足的氮、磷、钾三大元素,又可以补充各种中、微量元素。实践证明,农家肥和化肥配合施用,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5%~10%。
如何实现测土配方施肥?
平衡施肥技术是一项较复杂的技术,农民掌握起来不容易,只有把该技术物化后,才能够真正实现。即测、配、产、供、施一条龙服务,由专业部门进行测土、配方,由化肥企业按配方进行生产并供给农民,由农业技术人员指导科学施用。简单地说,就是农民直接买配方肥,再按具体方案施用。这样,就把一项复杂的技术变成了一件简单的事情,这项技术才能真正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,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。